杂牌众多误导消费者 严管净水器行业不容迟疑-中华净水器网
近年来,随着净水器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净水器的普及率逐渐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净水器品牌众多,鱼龙混杂,行业的标准也有待完善,且目前该行业尚没有品牌企业对从业人员需获得健康证上岗做出强制性要求。因此,严管净水器行业也是不容迟疑的。
杂牌众多误导消费者 严管净水器行业不容迟疑(图片来源于网络)
净水市场年增速40% 杂牌众多市民“傻傻分不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水健康的愈发重视,净水市场也开始出现井喷式发展。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净水产品过去三年的增速分别为64%、75%、69%,2014年净水设备市场规模突破160亿元,是主流家电产品中**同比增长超过30%的品类,预计未来中国净水业的发展增速将保持在40%-50%,预计到2020年,国内净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即使自来水在出厂的那一刻是安全的、合格的,但是从自来水厂出口到每一户人家,要借助短则几百米、长则几十千米的输水管网,管网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泥沙沉淀、生锈、腐蚀等情况,可能导致水质改变。这正是众多家庭购买净水器的原因。”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水处理专委会秘书长王建生指出,
《2015中国净水行业消费白皮书》指出,后期服务及滤芯更换是企业利润持续来源。从2012年至今,全国净水产品销售量突破2000万台,未来一两年将迎来一波更换维护高峰。以服务+滤芯费用为500元计算:2000万台×500元/次=100亿元,仅净水行业后服务市场也将达百亿规模。
但是,目前净水器市场也存在着品牌杂乱、竞争混乱等行业乱象。
王建生表示,净水器市场犹如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咬一口。国内的家电巨头海尔、美的、格力、华帝、九阳等品牌都在做净水器,目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净水器品牌达5000多个,但是知名品牌也就100多家。根据白皮书披露的数据,前几年,净水行业一直按约30%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企业约40%,另有约10%企业倒闭或者转行。整个净水设备市场山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众多。
诸如此类的行业乱象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疑虑重重,不少市民表示有种“傻傻分不清的感觉。”
业内呼吁参照食品行业 生产规范严管净水业
除了品牌杂乱、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目前从业人员的资质和专业化水平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据我了解,目前省内还没有几个净水设备品牌对上门服务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做出强制要求。至于生产线从业者的健康资质,似乎也少有企业做出明确要求。”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水处理专委会会长田占军透露。
“健康证?没有看到他们出示,谈好了价格之后他们就直接进门安装了。”省城居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家安装净水设备的时候,并未见从业人员出示健康证。
“没听说干我们这行的得先查体取得健康证才能上门服务。”济南历下区一净水设备服务商的工作人员实言相告。
针对这种生产、经销环节从业人员资质不全的乱象,“我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水专委正在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培训机制。今后净水设备经销服务从业人员都要持证上岗。当下,我们前期已**了海尔和四季沐歌两个比较大的品牌推广,以期带动我省净水行业规范服务。”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曹海奎会长表示。
据悉,2014年8月1日起,净水器行业开始执行两项新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内芯》(GB/T30306-2013)和《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GB/T30307-2013)。但业内**表示,这两项国家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标准,对市场的实际规范效果有限。
田占军介绍,“目前,我省该行业的地方标准正在制定中。这个标准将高于国家标准,是针对我省饮用水现状制定的。其中,对厂商服务资质的要求更加具体,比如,对生产服务人员健康证的问题,这是个基本条件。必须参照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资质进行严格管理。”
同类文章排行
- TDS(溶解性总固体)-水处
- 浓差极化-水处理设备名词
- 软化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 超纯水设备用在哪些行业
- 不锈钢锅炉软化水处理设
- 水处理设备知识-什么是
-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怎么选
- 洛阳中小型纯净水设备
- 润莱自动反冲洗前置过滤
- EDI-水处理设备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