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工程、报价与行业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商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洛阳洛汝给水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国内水处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全国咨询热线

1860379938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水质监测技术突破: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中华净水器网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1-01-25 13:26

6月25日,我国**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在北京发布。据介绍,这项“水下物联网”新技术,能让关注水质情况的人们只要登录电脑,或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得到有效数据,不再需要原来的取样、化验、分析滞后的书面报告了。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技术突破: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在民用水质监测工程中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技术**在民用水质监测工程中应用,它远不止开发一套应用软件那么简单,这是一个经过长期技术积累的高科技项目。“深海ROV、拖体等设备用铠装缆技术”、“深海光电复合缆与湿插拔接口技术”课题是国家“十二五”“863”项目,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已在有关海域成功应用,这两项技术嵌入到水下观测网水质监测系统中。

业内**教授经过较长时间的攻关,终于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水下观测水质在线监测。一位业内人士说,这项系统技术应用起来十分方便,提供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稳定、连续、可靠的优越。

我国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在不断进步

现阶段,我国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水源采样监测与浮标监测。水源采样监测即对水源地水进行适当采样后送回实验室试验检测,要求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保存和预处理较为复杂,不能实时、准确、完整体现水源的水质情况。浮标监测主要应用于湖泊、河流水源等,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及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电能供给与数据传输。这种监测方式的可靠性不高,数据传输速度较低,有时出现电能供给、通信中断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质监测方式停留在传统取样、浮标监测和自动站监测,实时性和可靠性低,而且不能够真正达到原位监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监测系统基本都依赖进口。

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开发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管理水下观测网、远程电能供给、水下观测数据接收、分发及存储并实现与用户的电脑和手机进行信息交互,让每个需要了解水质情况的政府部门或老百姓都能实时看到水质情况。

这套系统能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实时、原位、在线监测,真实反映水体水质信息,以便消除二次化学污染等不良现象;运用水下插拔技术,便于系统后期维护;接口可扩展,便于后期系统功能扩展;实时预警、趋势预警,便于快速检测;岸上可视化监视和通信,便于远程监控和调度;水下可视化监测,便于水下实时图像的采集和存储;远程服务器操控,便于无人值守;手机APP监控和数据发布,便于监控、随时随地获取水质信息;大数据分析,便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方便水源水质的研究、预测等。通过直观的数据监测,可根据水质状况和用户需求设置阈值及采样频率,进行实时报警,还可以有效避免重大水安全事故。

**在研讨中进一步指出,水下观测网是综合采用光学、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手段,集成多种声学、图像、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观测设备,布设在重要水源、河流、湖泊或海洋底部,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观测的网路系统,并能将原始数据和解算后的参数信息通过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政府、机构、企业和民众信息终端,对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民生价值。

国务院明确指出应用水安全信息要公开

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于是人们对水质监测的神经特别敏感。

一项水质报告显示,中国29个重点城市中,只有15个城市中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的52%;而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这些指标中包括超八成水样余氯含量不达标;4城市的浊度超标1倍;耗氧量偏高;水样细菌总数超标17倍。

国家出台了“水十条”,更是加入了中组部和监察部的参与,更表明加强对官员在这方面的考核力度。国务院明确指出,应用水安全信息要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这套新技术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市场的热烈反映。水源地位于长江口的南通市自来水公司应用了这套检测系统进行应急水源地水质监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引起了有关流域管理部门和海洋环境监测单位的热切关注。

**指出,这项新技术对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流域水质在线监测,对太湖、洞庭湖、千岛湖、鄱阳湖等大型湖泊水质监测,对全国180多个重要水库的水质监测,对近海海域水质监测,以及城乡居民用水水质监测,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来源:慧聪净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