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水型社会 **指出“四重奏”建议-中华净水器网
我国水安全态势严峻,不要过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要补充地下水,留有水生态自然发展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一位业内**根据多年来在水安全领域的调研,就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方略、破解当前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节、洁、留、搬”的“四重奏”建议。
建设节水型社会 **指出“四重奏”建议(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即节水
推进城镇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的全面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用水的零增长,进而做到负增长。一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对农业节水设施的补贴力度。国家给予节水设施建设的补贴应提高到50%。二是调整耗水工业产品产业结构。要实施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节水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水效标准提升计划,加快建立工业节水约束机制,在缺水地区要进行投资项目用水效率的评估。三是深挖城市生活节水潜力。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可将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作为投资重点,减少直至杜绝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在落实水表到户、阶梯水价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推广节水型家用器具,强制要求新建小区必须安装节水器具。
“洁”,即洁水
防污与治污必须并举,而且防污应优先于治污,因为从源头进行控制可大大减少治污成本。一是调整干部考核办法。水污染问题与地方的发展压力和官员政绩观密不可分,建议对官员的考核中合理设置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二是产业升级精心布局。在产业布局调整时必须重视整体环境生态的可控制性。三是治理污染专业化。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修改为“谁污染、谁付费”。应该要求生产企业按规范的程序将治理污染的责任外包给有资质的环境技术专业公司。而且环保监管部门自身不应插手具体的环保治理项目,才能有底气、有权威地定位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
“留”,即留住“过路水”
一是城市推广集水系统,留住自然来水。在已建城区加快进行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增加集水设施,尽快实现雨污分离。
二是农业耕作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覆膜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降低农田水分蒸发的有效办法,可通过秋季覆膜抗旱节水保墒技术推广,改旱地春季覆膜为上年秋季覆膜,把解决缺水干旱问题的重点放在保蓄伏秋降水和抑制冬春蒸发上,提高播前土壤贮水量,解决因春旱导致作物种不下去和出不来的问题。
三是加大循环再生水推广力度。循环再生水也叫新生水,通过污水回收、过滤、再利用,使水资源的利用得到**大化。我国新生水发展潜力巨大,必须加快引进推广相关技术。
“搬”,即从海水或境外“开源”
一是调整海水淡化支持策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保障沿海地区发展用水的战略意义重大,而且沿海地区使用淡化海水输送成本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后的效果需及时评估,要避免研发生产机构拿到国家扶持资金后,不重研究开发,而是直接进口成本更低的国外产品,甚至按照虚高的投资规模申请国家扶持资金。建议按照生产出来的淡水,对淡化海水企业进行补贴。
二是主动规划进口耗水产品。
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国家水安全是长期、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要做到“节、洁、留、搬”,必须多管齐下。要使企业和民众成为实施全社会节水战略的主要力量。(来源:净水器网)
同类文章排行
- TDS(溶解性总固体)-水处
- 浓差极化-水处理设备名词
- 软化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 超纯水设备用在哪些行业
- 不锈钢锅炉软化水处理设
- 水处理设备知识-什么是
-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怎么选
- 洛阳中小型纯净水设备
- 润莱自动反冲洗前置过滤
- EDI-水处理设备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