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领域“暗潮涌动” 业内人士解读环境治理新风向-中华净水器网
今年环保领域显得比以往更加“暗潮涌动”,进入2016年的环保部改变了以往亮相的节奏,先是“两会”前陈部长主动邀约记者开吹风会,再到记者招待会上汇报履新一年的成绩,环保部正逐渐从被动的媒体监督主动走向聚光灯下。不过与2015年相比,今年环保话题的暖场却没有去年那么热闹,2015年作为环保新时代的“元年”,那一年有“史上**严《环保法》的出台”、“新环保部部长的上任”,还有刷爆朋友圈的《穹顶之下》。
环保领域“暗潮涌动” 业内人士解读环境治理新风向(图片来源于网络)
红顶脱钩后显示杠杆作用
对于陈部长而言,环评的红顶脱钩,可谓是上任的**把火,部属环评机构的脱钩如一剂猛药,要将环评作为源头治理重新回归本位。截止2015年底,环保部8家环评机构已全部脱钩,2016年底全国脱钩要完成,陈部长曾说:割自己的肉阻力大。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越是发达地区,脱钩进度越慢,随之而来的,则是将产业、总量、空间三条红线,把规划环评强势推到前台。事实上,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的分工,陈部长用意已十分明显,发挥源头环境约束的政策作用,将是未来环保由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治理的必然选择。
当2016年各方都在猜想脱钩后的环评单位何去何从时,殊不知工程治理类公司和环境咨询类公司已在市场上悄悄牵手,中金环境收购中资华宇,博世科兼并广西环科院等一系列双方的联姻,势必会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服务综合体,用环评带动环境工程的治理,量身打造服务方案,这恰好是信息时代的价值体现。
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环保产业(不含环境友好产品)产值将达到3.7万亿,其中环境咨询业的营业收入将达到1.3万亿,由环境咨询找到客户需求,再到引入环境服务方案,打包式服务的环境咨询业,其杠杆效用在逐渐变大。
三司成立与“土十条”破土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期间疯传的“三司成立”**终也被证实,仅看环保部网站改版后的版面,便一目了然新的环境管理体制已然上马,变总量控制为按“水气土”管理,新的环境管理体制,彰显了条贯到底的执行力。
“土十条”也在千呼万唤中在5月的**后一天问世了,如同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这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经公布,市场议论不一。与之前的“大气十条”或“水十条”出台不同,本次“土十条”的发布并没有如之前猜想那样,规定操作细则,在资金筹措和修复模式上语焉不详,文件更多透露的是时间表和目标感,具体措施恐怕还得市场本身摸索。
鉴于土壤环境标准和监测方法并不成熟,且土壤的环境问题直接和中国的“土地”资源联系,这就决定了土壤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问题,它甚至与中国的“土地财政”或“城市规划”相关。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解决土壤污染,不仅仅需要市场的思考,更多来自于政府部门更加深刻的转型。
各部长相继履新,**人大汇报环境工作,排兵布阵进行时
环保部密集的人事任命上也可以嗅到治理转变的气味。从环保部发布的官方消息,仅4月一月就两度迎新,黄润秋和赵英民相继升任为副部长,自此一正四副的部长格局形成。与同期其他部委相比,环保部近日来的人事变动是**大的,足见中央对环保领域的重视。而认真翻看两位新副部长的履历,学者派和新理念派的形象跃然眼前。
黄部长这位学水文地质出身,一直对水质环境和灾害研究多年,学术界早已有盛名,并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对国内的工程地质问题颇有研究。就任环保部的意义,对于生态安全领域将会有着重大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打造生态安全格局”,其意已将生态问题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而如何打造、如何平衡工程进展都是未来工程类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赵部长的就任,完全可以解读为对“三司成立”的**佳回应。根据**新的分工,赵英民将分管新成立的三个“要素司”——水环境管理司、大气环境管理司、土壤环境管理司以及国际合作司。作为曾经担任过科技标准司和污染防治司司长的部长,显然对环境标准和时下**大的环境痛点熟稔在心,何况他还是**早提出变“环境总量”为“环境质量”考核的理念先行者,许多大气、水的质量标准由他制定。可以说“环境质量”改善在高层的心中有着十分清晰的路线图,可以预见未来的部分环境标准只会趋严。
这一点从8月,张波出任水司司长也可以看出线索。这位原山东环保厅厅长地方治水十余年,创造了许多国内先进,比如制定比全国严格三倍以上的排污标准;主导南水北调东线治污重头戏南四湖的治理;面对山东境内的高压排污事件,更是在微博上高调互动。从张司长的治水经验,可以预期未来治水至少三法,**,将大幅提高排污标准,倒逼企业守规矩;第二,“治用保”的流域治污体系,将治污循环用水和湿地保水结合使用;第三,检验目标就是他的名言“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鱼”。
回到陈部长3-5月的活动日程中看,不论是“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再到日常的部务会议、再到会见美国、芬兰等国主管环境能源部长的表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已被环保部相继接入日程环境考核内容、干部离任审计等诸多环节。而这其中的核心正是在于重点污染源的监测,这一点每次都会或明或暗的出现在陈部长的讲话中。环保部的决心在于用1-2年的时间关注国控点位和无组织源,这无疑将会带来监测市场的巨大释放。
可是再细想一下,难道仅仅监测这些污染源就是环保部的**终目的吗?从“监测”到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中间还有若干环节等待打通,如何实现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路径改善才是环保部真正想下的一盘大棋。不论是“黑臭水体”的治理,还是“雾霾”的治理,从出台的文件可以看出,高层对于“污染”的认识不仅仅满足于“源头”的严控,因为很多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环保部就能管得住的。所以,技术层面的规范要提高,大尺度层面的环境问题解决急需“组合政策”的效用。
4月26日,根据新《环保法》要求,陈部长**对人大常委会汇报环保工作及达标情况,这也正式拉开了各地环境状况需向人大汇报的大幕。环境,将会如同财政预算那样,开始接受人大的审议,但并不是被动接受人大质询,反而应理解为是部长主动回应大家环保的关切,自上而下的治理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需要共同发声。
- « 1 2 » 全文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TDS(溶解性总固体)-水处
- 浓差极化-水处理设备名词
- 软化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 超纯水设备用在哪些行业
- 不锈钢锅炉软化水处理设
- 水处理设备知识-什么是
-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怎么选
- 洛阳中小型纯净水设备
- 润莱自动反冲洗前置过滤
- EDI-水处理设备名词